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在河北省崇礼云顶滑雪公园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赛,在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中,运动员们在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三个项目中展现了高超的技巧与创造力,中国队在主场作战中表现亮眼,尤其是年轻选手的崛起,开云服务为自由式滑雪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赛事亮点:新秀与老将同台竞技
在U型场地项目中,美国名将布莱特·肖尔以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组合夺得男子组冠军,他开云登录的反向转体1440度接抓板动作赢得了裁判的一致高分,而女子组比赛中,加拿大选手凯莉·玛尔科姆凭借稳定的发挥卫冕成功,中国选手张可欣在决赛中表现出色,以一套高难度动作获得铜牌,这是中国队在本次世界杯上的首枚奖牌。
坡面障碍技巧赛场上演了多场精彩对决,挪威选手约翰·贝尔格以极具创意的线路选择和技术衔接拿下男子组金牌,其标志性的“倒滑上杆接正滑下杆”动作引发观众阵阵欢呼,女子组比赛中,瑞士选手莎拉·霍夫林在最后一轮反超夺冠,展现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中国17岁小将李雪芮首次参加世界杯便闯入决赛,最终获得第6名,她的潜力得到了国际雪联技术官员的高度评价。
大跳台项目作为自由式滑雪中最具观赏性的分项,在比赛最后一天掀起高潮,瑞典选手奥斯卡·韦斯特伯格以全场唯一的“三重空翻加转体1620度”动作问鼎冠军,这个动作被解说员称为“教科书级别的完美呈现”,中国选手何金博在预赛中完成“后空翻两周加转体1440度”的高难度动作,虽然决赛中出现失误仅获第8名,但其突破性的尝试标志着中国男子选手在该项目的长足进步。
中国队的突破与挑战
本次赛事中,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共获得1银2铜,创造了近三届世界杯中国站的最佳战绩,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年轻选手的快速成长让我开云网页版们看到了2026年冬奥会的希望,但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我们在动作难度储备和赛事经验上仍有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队在多个人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9岁的张可欣首次在世界杯U型场地站上领奖台,她在赛后采访中坦言:“主场观众的支持给了我巨大动力,但更关键的是过去一年外训中积累的技术提升。”而大跳台选手何金博的教练王磊透露,团队已开始针对“四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进行系统性训练,计划在下赛季的国际赛事中尝试。
赛事组织获国际赞誉
作为米兰冬奥会前的重要积分赛,本次世界杯的赛事组织工作受到多方好评,云顶滑雪公园对赛道进行了全面升级,U型场地的垂直高度和坡面障碍技巧的道具设置均达到国际顶级标准,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协调官马库斯·瓦尔德纳特别称赞了造雪团队的工作:“即使在零下20度的极端天气下,赛道依然保持了最佳硬度与摩擦力。”
赛事期间,组委会还创新推出了“冰雪文化体验区”,通过VR模拟滑雪、冠军互动课堂等活动吸引近万名观众参与,这种“竞技+体验”的模式,被国际雪联列入年度最佳赛事运营案例,张家口市市长赵文锋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高标准打造“国际冰雪赛事之都”,为2025年亚冬会积累经验。
自由式滑雪的全球化趋势
从本届赛事可以看出,自由式滑雪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强国如美国、加拿大仍保持优势,但瑞士、挪威等欧洲国家进步显著,亚洲选手中除中国外,日本选手村濑心椛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中获得第4名,韩国也首次有选手进入大跳台决赛,国际雪联技术代表艾瑞克·松德指出:“更多国家的参与让项目发展更均衡,2026年冬奥会的奖牌争夺将空前激烈。”
自由式滑雪的商业价值持续攀升,本次赛事吸引了30余家国际品牌赞助,全球转播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移动咪咕平台的数据显示,决赛日单场直播观看人次突破1200万,创下冬季项目网络观赛新纪录,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更多“Z世代”选手的加入,自由式滑雪正成为连接竞技体育与青年文化的重要纽带。
展望未来
随着赛季进入后半程,各国选手将转战北美赛区,中国自由式滑雪队主教练纪冬透露,队伍将分两组备战:一线队员赴加拿大参加集训,年轻选手则留在国内打磨技术,他表示:“我们会在3月的世锦赛上检验训练成果,为下赛季的冬奥资格赛打下基础。”
本次世界杯不仅为观众呈现了冰雪运动的力与美,更展现了自由式滑雪项目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从技巧创新到人才培养,从赛事运营到大众参与,这项兼具竞技性与艺术性的运动,正在全球范围内书写新的篇章。